政策波動打亂供需節奏 動力電池各環節出現結構性過剩
2016-12-28
產業整體平均毛利率30%,2017H1淡季存在價格壓力,但鋰電銅箔供需格局仍然較好。PACK、電芯、正極、負極、隔膜、電解液、鋰電銅箔、鋰鹽目前的平均毛利率分別約為20%、30%、10%(但高鎳正極毛利較高)、23%、40%(濕法雙拉毛利率達到60%)、30%、30%、40%,由于新能車放量節奏低于市場預期,行業將出現產能過剩,電池產業鏈整體毛利率又偏高,明年價格將承壓,但鋰電銅箔供需不平衡有望持續至2018年。
電芯:三元2017年產能集中釋放,優勝劣汰
總體供過于求,具體還得看合資產能能否進入以及客車三元是否解禁。
·根據各家產能投放規劃,2017年三元預計能釋放出來的產能達到28.8GWh(自主廠三元產能20Gwh,實際產能有可能小于20GWh),考慮到政策波動導致部分電芯廠商投產減速,實際電池產能有可能小于預測值;
· 我們預測2017年、2018年三元需求分別為9GWh、15GWh(假設客車三元不解禁)/ 12GWh、21GWh(假設客車三元解禁) 。
一線產能仍然不足。根據我們統計,2017年國內一線電芯廠CATL、比亞迪的有效電池產能3.5GWh,一線合資電芯有效產能4GWh,如果合資仍然被國補排除在外,相對于9-12GWh的需求,一線電池廠的產能明顯不足。
鋰電材料:銅箔、高鎳、濕法隔膜市場較好
正、負極:高鎳正極有望維持較高毛率,硅碳負極有望量產
·高鎳三元是發展方向,鎳比鈷便宜60%,但高鎳三元對生產工藝要求非常高。目前正極行業毛利10%左右,技術壁壘較強,預計高端的高鎳三元正極有望維持較高的毛利率;在特斯拉Model 3使用硅碳負極的帶動下,國內硅碳等高能量密度的負極材料有望量產。
隔膜:預計干法單拉價格會下降,濕法市場格局較好,毛利率有望維持
·濕法雙拉受益于中高端隔膜市場進口替代、三元電池高增速以及較高技術壁壘,毛利率有望維持,干法單拉可能會由于供需格局惡化毛利率往下走。
銅箔:供需不平衡持續到2018年,量價行情
·供需時間上不匹配,目前年產能4.2萬噸,擴產周期一年以上,具有一定技術壁壘。鋰電銅箔基本沒有庫存,需要看單月產能和新能源汽車單月放量,電池需求旺季仍有漲價的動力。
鋰鹽:類寡頭的市場格局,長期看好,明年碳酸鋰價格向下壓力較大
·明年預計動力電池增加不超過10GWh,對應最多1萬噸碳酸鋰,明年贛峰鋰業一家就擴產1.5萬噸,碳酸鋰價格向下壓力較大,由于高鎳需要采用氫氧化鋰,預計氫氧化鋰價格支撐力度強于碳酸鋰。
鈷鹽:處于供需平衡逆轉點左側,2017年仍然過剩,但邊際好轉